【本报讯】记者卢国良上海报道:11月20日的上海,秋意正浓。博鳌国际康养文旅大会秘书长熊运华、宣传部长卢国良一行的身影,出现在了上海舒泽生物科技研究所的BSL-2级基因科技实验室前。当熊运华这位深耕康养文旅产业多年的推动者与上海舒泽生物科技研究所创始人,英国皇家医学会院士楼秀余所长紧握双手时,一场关乎大健康产业融合发展的深度对话,就此拉开序幕。

“中国基因信息学开拓者楼秀余,您提出的‘HGHI内源性激活’理论,简直是为康养产业的产品创新打开了一扇新大门!”刚步入实验室,熊运华便开门见山。作为早年学医的行业专家,他一眼就看到了基因科技与康养产业结合的核心价值。在楼秀余教授的陪同下,考察团的目光首先聚焦在实验室中央的HGH口服制剂研发平台上,这里陈列着从早期实验样本到第五代升级版口服高浓缩片剂的完整研发链条。

“您看这个,通过‘大分子包裹技术’和‘脂质体纳米处理技术’,我们把蛋白质类HGH口服的生物利用度做到了效果能媲美注射针剂。”楼秀余教授拿起一瓶透明制剂介绍道,语气中带着自豪。他进一步解释,这项技术打破了欧美国家长期垄断的外源性激素补充模式,通过补充前体物质激活脑垂体自主分泌,从根源上规避了激素依赖风险,这正是康养产业追求的“安全高效”核心诉求。熊运华频频点头,随手拿出笔记本记录:“2025年博鳌年度峰会要设‘基因康养’分论坛,您这个成果必须重点分享。”话音刚落,他便正式向楼秀余发出邀请,希望其在12月19日-21日博鳌亚洲论坛国际会议中心举办的峰会上,主讲“大健康与HGH的奥秘”。

实验室的交流意犹未尽,全自动无菌生产车间的参观更让考察团震撼。透过全透明的玻璃幕墙,身着无菌服的工作人员在智能化生产线前有序操作,从原料提纯到成品封装全程无人干预。“这条生产线年产能可达10吨生物活性肽和30吨NMN,我们自主研发的生物酶转化法,能把NMN纯度做到99.8%。”楼秀余指着车间内的专利认证牌介绍,这项获国家发明专利(专利号ZL202010610156.7)的技术,已让中国NMN原料出口欧美多个国家。考察组成员朱鹏震拿起一枚印有“智仕高”字样的儿童制剂样品,仔细询问:“这就是解决儿童矮小症的口服产品?”得到肯定答复后,他感慨道:“从抗衰老到儿童健康,你们把基因科技做成了普惠民生的事业,这正是‘中博甄选 博鳌展播’项目要找的优质成果。”

在随后的座谈中,一场跨越医学、康养、产业的深度探讨热烈展开。熊运华夫妇结合自身医学背景,与楼秀余从生命起源谈到基因表达调控,楼秀余还强调了“洋为中用,古为今用”的重要性,提到了我们正在筹备“外籍院士工作站”,并聘请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阿龙·切哈诺沃,共同研究阿尔茨海默病治疗路径时,熊运华当即表示:“博鳌论坛是国际开放的平台,愿意为这种顶尖合作搭建桥梁,让更多国际资源参与进来。”楼秀余则对考察团提出的“政产学研用”整合思路高度认同:“我们2003年就和中科院的基因重组蛋白学专家们合作并筹建舒泽研究所,深知产业转化的重要性,希望通过博鳌平台让更多像‘智仕高’‘千青元’这样的成果走向市场。”

夕阳西下,考察接近尾声。熊运华握着楼秀余的手再次强调:“这次考察不是终点,而是起点。博鳌峰会要成为你们技术输出的窗口,‘中博甄选’要让中国基因科技成果惠及全球康养市场。”楼秀余则回应:“我们的实验室永远向博鳌的伙伴敞开,期待共同书写中国基因康养的新篇章。”

这场跨越康养与中国基因科技领域成果的邂逅,不仅让博鳌国际康养文旅大会找到了产业升级的技术内核,更是让“中国智造”走向国际舞台中心的重要跳板。当顶尖科研力量遇上优质产业平台,中国大健康产业的融合创新之路,正越走越广阔。
编辑:卢国良



